
<四色繡球饅頭>

主要食材 | |
---|---|
水 |
150 毫升 |
高糖酵母 |
3 克 |
原蔗糖 |
23 克 |
中筋麵粉 |
300 克 |
海鹽 |
1/8 茶匙 |
植物油 |
8 克 |
紅麴粉 |
適量 |
天然南瓜粉 |
適量 |
天然菠菜粉 |
適量 |
最近迷上了繡球饅頭,嘗試了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來改進,偶然在網上發現國內的朋友有更精美的繡球饅頭做法!(我不引述網址了,因為弄不清誰才是原創者) 可惜,單憑圖解,始終不太容易明白其造型方法;所以,我今次特意用了四種不同的顏色的麵糰製作視頻示範,供大家參詳參詳。
- 1
把水、酵母和糖按序放進廚師機或麵飽機的大缸中,拌勻,再加入麵粉。在麵粉中挖一小洞,放入鹽,再以麵粉掩好。最後,加入油。讓機器攪打約15分鐘至光滑即成。如無機器幫助,手揉麵糰也絕無問題。 只要把以上材料(油及鹽除外)放入大碗中,先以長匙攪成麵糰,才放油和鹽,攪勻成糰,灑些麵粉在桌面,揉至光滑柔軟便可,如有需要,可加一點點清水或麵粉一同揉。無論是手揉麵,還是機器揉麵,都需要把麵糰揉至「三光狀態」,即是盤光,手光和麵糰光。
- 2
麵糰均分為4份,搓圓(可用電子磅秤麵糰)。留1份在工作桌上調色,其餘麵糰放在盒或碗中,密封,貯入冰箱中,以延緩發酵。調好顏色的麵糰也要儘快密封,放入冰箱貯藏。
- 3
麵糰調色: 把麵糰壓成牛舌狀,把紅麴粉/南瓜粉/菠菜粉放上麵糰中間,用手指沾些清水點在麵糰週邊,包上,一手壓著麵糰1/3位置,另一手壓著麵糰向前推,儘量不要推斷麵筋,再向內收回麵糰,轉90度,重覆此動作,直至顏色逐漸均勻。如覺得顏色不夠深,可重覆以上步驟,多次加色粉揉麵,直至滿意為止。
- 4
當紅色(紅麴粉)、黃色(南瓜粉)和綠色(菠菜粉)的麵糰都預備好,可連同白色(原色)的麵糰一同放在室温中,蓋上扭乾的濕布或保鮮紙,讓麵糰鬆弛10分鐘。
- 5
每色麵糰切為10克(±1克)一份,約可切11份,搓成長條,長度約為兩隻手的濶度。每種顏色的麵糰會有11條麵糰條,預備好11×4=44條麵條便可開始饅頭造型。
- 6
繡球造型: 4色長條排成井型,由3點鐘位置開始,順時針方向,隔條向下覆,做一圈。然後,由6點鐘位置開始,逆時針方向,隔條向下覆,做一圈。最後,把突出的長條,順時針方向,黏在最近的長條末端。向內收起黏合,反轉便成了繡球饅頭,放在蒸飽紙上。
- 7
可以加少量的饀料在中間,如葡萄乾、豆沙泥等,在向內收合前,把饀料放在造型正中位置,小心收起黏合麵條便可。
- 8
把繡球饅頭放在蒸飽紙或焙烘紙上,放入蒸籠,然後蓋上。注清水於鍋中,煲熱至40度左右(温度相若於洗澡的暖水),把蒸籠放上鍋中發酵30分鐘。
- 9
開中火蒸饅頭,待水大滾(可放手在蒸籠蓋上方感受是否大滾,切不可打開蒸籠蓋或移動蒸籠)後計,蒸20分鐘。蒸滿20分鐘後關火,待5分鐘後才緩緩打開一條縫30秒,然後才慢慢打開蒸籠蓋,目的是使其慢慢冷卻,以免滾熱的饅頭遇著冷空氣,外皮發皺,功虧一簣。
- 10
在架上放涼,揮發濕氣,便可食用。冷卻了的饅頭應放在密封的盒或袋中,放入冰箱,可保存一星期。進食前需先以中火蒸熱約10-15分鐘,待5分鐘後才緩緩打開一條縫30秒,然後才慢慢打開蒸籠蓋,取出饅頭。
- 小貼士
- 因為調色和揉麵條需時,當繡球饅頭造型時,可能麵糰已悄悄發酵,造做氣泡。請在編織造型前,略揉麵條,一來可確保4條麵條長度相若,二來可感受麵條有沒有氣泡;如有氣泡,可用牙籤刺穿,揉兩揉,就沒痕跡了。
資料來源: 飪意 Yummie
<南瓜向日葵饅頭>

主要食材 | |
---|---|
南瓜蓉 Mashed Pumpkin |
10 g |
中筋麵粉 Plain Flour |
150 g |
酵母 Yeast |
3 g |
原蔗糖 Raw Cane Sugar |
15 g |
鹽 Salt |
1/8 荼匙 |
植物油 Vegetable oil |
5 ml |
無糖可可粉 Cocoa powder (unsweetened) |
5 g |
自從學會了造玫瑰饅頭後,我迷上了做造型饅頭,尤其花和動物。除了上堂和在網上偷師外,我也會動動腦筋,創作一些簡單可愛的小饅頭,南瓜向日葵饅頭是我其中一個得意之作。
因為是做給孩子吃,我只會用天然食物的顏色為饅頭上色。新鮮南瓜的亮麗橙色,我暫時還沒找到天然的代替品。就算是用南瓜粉,也只可做到淡黃色。南瓜營養豐富,味道香甜,做成饅頭後,我的孩子很喜歡,吃得很高興。媽媽看著他們吃得香甜,已經是最大的鼓勵!
- 1[食材] 南瓜去皮切粒蒸熟,用叉子壓成蓉,可存放於冰箱中一星期。
- 2[食材] 不同品牌的麵粉的吸水量都略有不同,足以影響饅頭的成敗。我今次就使用了這隻麵粉,如你用其他品牌的中筋麵粉,可能需略為加減水份。
- 3[食材] 我今次使用了燕子牌低糖即用酵母。
- 4把所有材料放進大碗中,(鹽需後放,因鹽會抑制酵母發酵,切勿把鹽直接撒在酵母上,建議在麵粉堆上挖個小孔放鹽,再用旁邊的麵粉填穴。) ,用長匙把所有材料攪成一大團,然後放在桌上搓揉。如有廚師機或麵飽機,則乾脆把所有材料倒入其中(鹽同樣後放),攪打15分鐘即可。無論是手揉麵,還是機器揉麵,都需要把麵團揉至「三光狀態」,即是盤光,手光和麵團光。
- 5麵團排氣: 把麵團搓長,左邊三份一向內摺,右邊三份一也向內摺,三條叠在一起繼續搓成長條形。如是者,重覆三次。
- 6左右兩邊向內摺。
- 7三條叠在一起再次搓長。以上步驟重覆三次。
- 8麵團排氣後更光滑。
- 9用桿麵棍把麵團輾平約3毫米厚,然後用約8.5厘米直徑的模具或杯子印6個圓形麵餅。
- 10
我所使用的桿麵棍兩端有輔助環可協助平整高度。也可以用橡皮圈套在桿麵棍兩端固定麵團高度。
- 113毫米厚的麵皮。
- 12把杯口大力印壓在麵皮上,印入後要左右壓轉,務求麵餅可輕易完整地脫離麵皮。
麵餅周邊如有壓模不平的痕跡,需以手指輕拍整平。 - 13一次只可印出4個圓型麵餅。
- 14把多餘的麵皮再次桿平,可多印2個麵餅。剩下的麵皮可用來作向日葵花蕊。
- 15每塊麵餅約重33克。
- 16把餘下的麵團逐少加入可可粉調色,調好啡色麵團便放回有蓋盒中,待用。
- 17把麵團桿長,中間加入可可粉。
- 18噴點水在麵團上,或抹點水在麵團無可可粉的四周。
- 19揉了一會後,明顯看到,就算麵團搓勻,啡色也不夠深色。
此時可重覆以上步驟,再加點可可粉揉麵。 - 20揉至麵團的啡色夠深色和均勻後,便把麵團放回有蓋盒中,待用。
- 21
取出黃色麵餅造型。
- 22用直徑約4.5厘米的小杯子在麵餅中間印個圓形印。
- 23有兩個方法做花瓣,第一個方法是先在圓形外圍剪多條長條。
- 243條一份,用手指揑起末端,20條長條可造成7辨花辨。(留意右邊有一辨只用2條揑成,其實用2條或4條揑成一辨也未嘗不可。)
- 25第二個方法: 一邊剪一邊揑。
- 26放在手中剪3條長條。Cut 3 bars.
- 27拇指和食指揑著3條的末端,揑尖捏緊。
- 28左面那一個剪得幼些,可以做多些花辨,更可愛。
- 29把花坯放在蒸飽紙上。
- 30
啡色麵團做花蕊,用手指塗點水貼在黃色花朵中間,輕輕按壓黏緊。
- 31把啡色麵團滾至3毫米厚,同樣用4.5厘米的杯子印6個圓麵餅。
- 32用膠刮刀或小刀打直和打橫壓線成格仔狀,小心不要切斷。
- 33塗薄薄幾點清水在黃色麵餅中間,放上花蕊,在花蕊周邊輕輕壓實。
- 34把6朵向日葵花坯放在蒸籠中。
- 35
在鍋中燒熱水至攝氏45度左右,關火,把盛有太陽花的蒸籠放上發酵20分鐘。
- 36攝氏45度的水,鍋底會有小水泡,不冒煙。
用手探水温,會感到略熱但不燙手。 - 37關火,蓋上蒸籠發酵20分鐘。
- 38
開中火蒸饅頭,待水大滾(可放手在蒸籠蓋上方感受是否大滾,切不可打開蒸籠蓋或移動蒸籠)後計,蒸20分鐘。蒸滿20分鐘後關火,待5分鐘後才緩緩打開一條縫30秒,然後才慢慢打開蒸籠蓋,目的是使其慢慢冷卻,以免滾熱的饅頭遇著冷空氣,外皮發皺,功虧一簣。
- 39蒸好5分鐘後,打開蓋籠蓋一條縫30秒。
- 40
拿走蒸飽紙,把出爐向日葵饅頭移在架上放涼,便可食用。
- 41出爐饅頭,個子漲大,顏色轉深,帶有光澤。
- 42放在架子上風乾,除去蒸時的濕氣。
- 43很可愛的向日葵!
- 44內裏組織綿密,鬆軟有彈性。
- 45
一籃子的向日葵,很豐盛和陽光!
- 46用多出的啡色麵團,隨手做了個粗糙的松果。
- 47簡單地放入透明膠袋,用扎絲束起來,已經是令人心花怒放的小禮物。
(圖中用了13×19厘米的透明膠袋)
- 小貼士
- 1)南瓜蓉的水份可以有很大的差異,視乎南瓜的品種、新鮮度、在冰箱保存的時間、製作過程等。建議蒸南瓜粒時要蓋上碟子、錫紙或微波爐保鮮紙,以免有倒汗水滲入南瓜粒中;蒸完南瓜後,容器中若有多餘的水份,需要倒去;南瓜蓉要密封保存在冰箱中。
2)以下食譜一滴水也沒有加,惟麵團濕度跟南瓜蓉、麵粉、甚至室內濕度也有很大關係。如在攪打麵團時發現有過乾或過濕的情況,可酌量逐少加入水份或麵粉調校搓揉,直至麵團達到「三光狀態」(即盤光、手光和麵團光)。
3)還有很多小技巧已寫在食譜中,請細閱後才動手做。
資料來源: 飪意 Yummie
<南瓜饅頭>

主要食材 | |
---|---|
南瓜240克 |
|
中筋粉315克 |
|
砂糖35克 |
|
酵母3克 |
|
鮮奶110克 |
|
菜油10克 |
預備日本小南瓜一個
高筋粉、砂糖、酵母加鮮奶,攪勻
南瓜去皮切片蒸熟,然後按成南瓜蓉,倒入粉內
搓成團,用保鮮紙蓋着靜止10分鐘,然後搓成長條切割成7份,滾圓
放於蒸籠內,蓋上蒸籠蓋留少去罅隙,發酵35分鐘,開大火水滾轉中火蒸15分鐘,熄火不要開蓋炆5分鐘
然後再慢慢開蓋
資料來源: ellinor_lai
更多其他精選食譜: